消化外科疾病:胰腺囊性疾病
胰腺内外出现含有液体的囊腔
胰腺是位于胃后方的脏器,分为胰头、胰体和胰尾,能够产生一种叫做胰液的消化液。胰液从胰腺内的分支胰管流向中央的主胰管,最后到达十二指肠,帮助食物消化。
囊肿是指含有液体的气球般的袋状物,生长在胰腺或其周围的囊肿被称为胰腺囊肿。多数没有症状,借助影像诊断的进步而在体检中偶然发现的情况也有所增加。大小从数毫米到超过10厘米不等,既有单发也有多发。
IPMN有癌变可能
胰腺囊肿大体上分为肿瘤性囊肿和非肿瘤性囊肿。而前者又分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(IPMN)、粘液性囊性肿瘤(MCN)、浆液性囊性肿瘤(SCN)等,后者分为胰腺假性囊肿、淋巴上皮囊肿等。
-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(IPMN)
-
发生于胰腺导管上皮的肿瘤根据所在位置分为:主胰管型、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。肿瘤产生的粘液潴留在胰管内,使胰管膨胀而形成囊肿。虽然几乎没有症状,但胰管内的胰液流动受阻会引发胰腺炎,从而引起从腹腔神经丛到后背疼痛的症状。
IPMN从良性发展为恶性有不同的阶段,经过长年累月的发展而恶化。该病发生的原因尚不明确,但多数专家认为慢性胰腺炎、肥胖、抽烟和酒精摄取等是导致发病的风险因素。
IPMN需注意的是“囊肿自身癌变”以及“囊肿以外的胰腺内会发生胰腺癌”这两点。IPMN的癌变率每年约有1%,需要密切观察随访。另外,普通胰腺癌的早期发现非常重要。通过后面提到的影像检查(增强CT或MRCP)与内镜检查(EUS或ERCP)的结合进行随访
在检查中观察到恶性特征或强烈怀疑为恶性的时候,应该考虑手术治疗。
- 粘液性囊性肿瘤(MCN)
- 中年女性居多,形成潴留粘液的囊肿,由于恶性的可能性很高,因此建议手术治疗。
- 浆液性囊性肿瘤(SCN)
- 中年女性居多,与上述的MCN不同,良性的可能性很高,因此有时在肿瘤增大时才进行手术治疗。
- 假性胰腺囊肿
- 由胰腺炎或外伤引起的囊肿。囊肿的成分为胰液、坏死组织和炎性渗出液,如果是小型囊肿的话一般会自行消失,但由于没有完整的包膜,液体不断潴留的话囊肿也会变得很大。
巨大的假性胰腺囊肿会引起腹痛和细菌感染。另外,由于胰液是消化力很强的消化液,会影响到周边脏器和血管,有时会引起消化道穿孔或血管出血等情况。
针对大型假性胰腺囊肿,可以利用胃镜把导管从胃部通到囊肿,把囊肿内部液体排出到胃部进行治疗。对于发生细菌感染的假性胰腺囊肿可以实施外科手术。
利用ERCP采集胰液进行良恶性诊断
针对胰腺囊肿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。
- 超声检查
- 利用超声在体内进行的检查,对人体负担较小,体检中也会进行。用于评估胰腺的大体情况。
- 腹部增强CT检查
- 这是一种通过血管注入造影剂,对包含囊肿在内的整个胰腺进行评估的高精度影像检查。
有碘过敏的患者不能进行这种检查,有过敏史的患者应该在检查前及时提出。
- MRCP(磁共振胰胆管成像)
- MRI检查可以详细评估囊肿与胰管的关系,由于该检查是利用磁力,因此体内装有起搏器等金属装置的患者无法接受这种检查。
- ERCP(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)
- 这种检查是使内镜通到十二指肠的深部,让导管通过胰管,注入造影剂,能够直接评估胰管与囊肿的联通关系。还可以采集胰液评估细胞的良恶性。
- 超声内镜检查(EUS)
- 使用前端装有超声装置的胃镜,在胃和十二指肠中进行超声检查以评估胰腺。和通常的超声检查不同,由于不会受到骨骼、脂肪以及消化道内的空气的影响,可以进行详细评估。另外也可以采集囊内组织及液体,对良恶性进行诊断。
胰腺囊性疾病的随访很重要
以IPMN为代表的胰腺囊性疾病进行密切随访是很重要的,通过持续的诊疗可以获得恰当的早期治疗。当被诊断为胰腺囊肿时,建议前往经验丰富的医疗机构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