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洲会集团 TOKUSHUKAI GROUP

疾病的治疗

medical treatment

脑神经外科疾病:头颈部外伤

慢性硬膜下血肿--血肿慢慢压迫大脑

脑神经外科领域中,最常见的手术便是慢性硬模下血肿手术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经常忘事、容易摔倒,他们极有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硬膜下血肿。该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和酗酒人群,大脑萎缩导致颅骨和脑之间的间隙变大,而头部遭受打击之后,在间隙中会产生少量出血,随后出血量慢慢增加直至压迫大脑,经过1~2个月压迫力增强,症状出现。一般通过头部CT做出诊断。

手术治疗方法为,在颅骨上开一个直径1cm左右的洞,然后清洗掉血肿,解除其对大脑的压迫。2016年4月份熊本地震中遭受头部创击的老年人,在5、6月份被诊断出患上慢性硬膜下血肿。但实际上,近年来患该疾病的人数一直在增加。

症状表现为:头疼、容易忘事、说话不利索、一侧手脚麻木、无法按照大脑指令做动作、意识低沉、意识障碍等。大多数患者及时治疗会恢复如初。有的患者最初被当做认知障碍来治疗,但通过头部CT确诊。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以上症状,应及时将病情告知医生,然后拍摄头部CT确认。
d图1的CT影像中,右侧难以观察到脑沟。头盖骨和脑中间的灰色血肿压迫脑。

脑挫伤--脑出血造成脑急速膨胀

大脑受到强烈创击叫做脑挫伤。颅骨连接部位发生脑出血数小时后情况愈发严重,24小时候大脑肿胀。下面的CT影像中可见小脑部位出现白色血肿,压迫脑干造成意识障碍。此时,应立即进行开颅血肿去除术,摘除血肿,解除脑干压迫,使患者恢复意识。

颅骨骨折既有轻症、也有严重症状

报纸、电视上报道的因交通事故造成头部重创、颅骨骨折的事例不在少数。实际上,颅骨骨折既可以是轻症,有时也非常严重。颅骨骨折会在脑表面造成血肿,引发脑挫伤而丧失意识。但是,也有颅骨骨折但大脑毫发无伤的情况。
下图是凹陷骨折图例。正中间的骨影像CT中显示颅骨凹陷,右侧CT却未出现脑表面出血、脑挫伤。此时,患者仍有意识,如果情况乐观的话,可以不做手术即可恢复。

急性硬膜下血肿--必须立即进行开颅血肿去除术

开颅后取下颅骨,切开硬膜后发现脑表上面有血肿 大多数老年人,说明其患有慢性硬膜下血肿。颅骨和脑间隙中的血肿在头部受到外伤之后,快速变大,对大脑造成压迫会引起意识障碍。此时,应立即进行开颅血肿去除术,必须及早摘除硬膜下的血肿。

脑震荡--避免24小时独自一人

像剑没有鞘的后脑受到重创时会导致脑震荡(全日本剑道联盟HP) 运动员在练习或比赛中头部遭受打击后,虽然想要继续,但行动却不听指挥,拍摄头部CT和MRI显示无异常,但脑部确实受伤时,极有可能是脑震荡。如果疑似脑震荡,运动员必须立即停止运动,并避免24小时内独处。如果出现头痛加剧、意识不清醒、无法理解他人语言、不知道身在何处、多次呕吐等症状,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。

扩散性脑损伤--持续昏睡状态、CT难以显示

头部外伤大致分为局部性脑损伤(前述脑挫伤、硬膜下血肿等)和广泛性(扩散性)脑损伤(轴索损伤)。头部外伤有时包含脑震荡,严重程度按照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进行分类。扩散性脑损伤在遭受外伤之后,持续保持昏睡状态,虽然在CT影像中难以看出,但却可以通过脑室内出血、中脑周围蛛网膜下出血、基底核损伤(出血)做出诊断。如果出现上述现象,则说明其易有高次脑功能障碍后遗症。尤其是脑干和小脑的一次性损伤是扩散性脑损伤的部分现象,比较严重。

头部外伤带来的各种后遗症

头部外伤症状(高畑圭辅、田田渕 肇、三村 将 Brain and Nerve p849-857 68卷7号2016年7月)

受伤后1个月以内的亚急性期最容易出现高次脑功能障碍和外伤性癫痫、受伤半年后的慢性期容易出现人格变化和PTSD (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)症状。

高次脑功能障碍

在医院接受急性期治疗后,患者恢复学业、工作时,会出现对周围环境不理解、无法融入社会的现象,这种头部外伤导致的高次脑功能障碍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问题。例如,患者因脑挫伤住院,并惊醒早期康复训练,出院时在长谷川认知症测试中取得满分,再度回到学校任教可完全胜任,但却无法担任职工会议主持,事务处理能力下降。
高次脑功能障碍指的是运动麻痹、感觉障碍、认知症无法说明、由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得言语、认知、运动障碍。记忆、规划、控制感情、集中注意力是我们人类大脑本来就拥有的高度功能。由外伤导致大脑受损,高度脑功能无法正常运转,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造成影响。但是,仅从外表无法作出判断,有时就连本人也无从得知。

高次脑功能障碍援助事业中,已注册症例的约76%为外伤性脑损伤、39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约72%。该病情集中于壮年层,对就学、就业的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。头部受伤6个月以内开始早期康复训练的症例中,约46%出现改善迹象。头部受伤1年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症例中,仅有约14%出现改善迹象。
 前述教师患者在住院过程中进行早起康复训练,可通过听取职场中的详细工作内容来进行预测。尽管难以100%恢复到住院前的状态,但是可以对职场恢复理解,并有必要考虑从轻度作业开始、或进行职场角色转换、获取代替手段等一系列避免引起脑疲劳的事项。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配备高次脑功能障碍中心,患者住院时可有家属陪同。人们对于家族意识障碍的认识明显提高,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咨询和家族知道援助,帮助患者重新回归社会。

迟发性后遗症

头部受伤多年后出现的后发性后遗症。有慢性外伤脑病、头部外伤后精神病、阿尔茨海默病、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、外伤性帕金森病等等。头部外伤诱发的精神变性疾患通常具有恶化发展的特征。

低髓液压综合征--颈部外伤导致发症

颈部外伤和脊柱按摩对颈椎造成过度压力,使得脊髓膜开裂、髓液渗漏,颅内压无法保持正常状态,出现头痛、呕吐、耳鸣、晕眩等后遗症的外伤性低髓液压综合征。MRI中可确认髓液渗漏。可通过将患者血液注入硬膜外腔,填充渗漏部位的硬膜外血液填充法进行治疗。通过治疗后,头痛症状明显环节。下图是造影MRI头部硬膜造影。

眼窝骨折----殴打、身体接触造成

遭受殴打、肘击、棒球击中时,眼球快速向内凹陷,眼窝内压急速上升,造成眼窝下壁、内侧壁等骨脆弱部位的骨折。

眼窝内脂肪、下直肌(控制眼球运动的肌肉之一)从骨折部位脱落,是造成眼球垂直方向运动障碍、复视(重影)的原因。眼窝骨折目前上没有清晰的判断标准,建议到专科医院请专业医生诊断。

PAGE TOP

PAGE TOP